記者獲悉,《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報告(預審稿)》已于10月底完成專家研討,下一步將在修補后報批發布。
相關人士透露,電力十二五規劃將重點突出電力發展方式的轉變,并主要圍繞電源結構、電網建設和電力改革三大方向展開。其中,2012年西藏將實現聯網,屆時電力網絡將覆蓋全國,同時十二五末煤電的發電和裝機比重都下降6%左右,清潔能源將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
煤電比重下降6%
中電聯相關人士透露,規劃的總體思路為“大市場、大目標、大規劃”,重點研究全國層面的市場需求,電源優化、電網布局、科技創新、規劃經濟性和電力發展政策等內容。此外,節能減排、電價機制、風電規模、核電發展模式等方面也有所涉及。
相對于電力十一五規劃重點關注電力發展的結構、電力工業投融資、可再生能源發展、電價改革、環保與資源節約、節能、煤電運綜合平衡、農村電力改革與發展等八個方面的問題不同,十二五規劃將重點突出對電力發展方式的轉變的關注,并主要圍繞電源結構、電網建設和電力改革三大方向展開。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關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將繼續增長,但較十一五期間的年均增速有所降低,到201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5.42萬億-6.32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6%-8.8%,到2020年,用電總量達到6.61萬億-8.51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4%-6.1%。
“用電總量增速放緩但總量仍將提高,所以需要通過優化電源結構來消化發電側的煤耗,否則無法到2015年階段性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和減排40%-45%的目標?!彪娏Ψ治鰩煴R洋對本報記者表示。
然而記者從上述規劃的一份專題研究報告上看到,“十二五”期間中國的電源結構仍以燃煤火電為主,這就需要電源結構的優化通過提高水電、核電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的裝機和發電比重,同時降低煤電的比重來優化完成。
根據規劃,到2015年,清潔能源的裝機比重將從2009年的24%上升到 2015年 的 30.9%、2020年 的34.9%,發電量比重也從2009年的18.8%上升到 2015年的 23.7%和2020年的27.6%。
與此同時,煤電的裝機和發電比重將相應下降6%左右。而這也與能源局提出的煤炭在“十二五”期間的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09年的70%以上下降到63%左右相吻合。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對東部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對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東北的部分地區,嚴格控制煤電發展,煤電建設僅考慮支撐電源建設和消耗進口煤炭的電廠建設,東部的電廠建設將以核電和燃氣電廠為主。
電網建設:實現全國聯網
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的預測,到2015年全社會最大負荷將達到9.9億千瓦,“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8.5%,最大負荷增速快于用電增速,電網峰谷差將持續加大。其中,東部仍為全國的負荷中心,到2015年京津冀魯、華中東四省和華東地區用電量占全國用電量比重將達到55.32%。
負荷的加大就提出了安全穩定運行和更高的系統調峰要求。記者從規劃的專題報告中看到,針對用電負荷的提高,十二五期間將通過加快智能電網、跨省跨區電網的建設和提高抽水蓄能裝機規模等進行系統調節。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日前稱,“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一特”即發展特高壓,“四大”是說通過發展特高壓實現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集約化開發和電力高效送出。
“尤其是要發展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風光儲輸技術、智能電網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大容量儲能技術、新能源并網控制技術、分布式能源及微網技術等。”舒印彪表示。
不僅如此,介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出力的隨機性和間歇性,為保證電力調峰的正常運行,十二五期間還將通過加大風火聯合輸送的打捆比例和建立風光儲輸中心提高風電和光電的消納能力。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認為,“考慮火電調峰深度不超過50%,輸電曲線低谷時段按90%控制,風電基地外送風電火電打捆比例在1:2比較合適。”
據規劃報告預計,到2015年全國一半以上風電需要通過跨省跨區電網從三北等偏遠地區輸送出來,跨省跨區電網建設成為“十二五”的規劃重點之一。
據記者了解,“十二五”期間將完成全國電力聯網。到2012年,隨著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聯網工程的建設完工,南方、華中、華東、西北、東北、華北等六大電網將覆蓋內地所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