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鐵路供電檢修作業車是供電系統維修設備和搶修故障不可缺少的專用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然而每次作業車的更新是肯定往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牽引噸位越來越大、維修周期越來越長、智能程度越來越高等方面的提升。這類作業車也可大概歸納到三代,電氣化鐵路工具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
據電氣化鐵路工具小編了解到曾經的梯車,也就是第一代作業車出生于1994年,大家都叫它‘公鐵兩用車’,因為它是一組輪胎和一組輪對組成。它即稱為“公鐵兩用車”那就說明公路鐵路都能跑,在當時看來公路模式轉為鐵路模式也相當容易操作。雖然此代作業車出來給我們施工非常方便,但是還是由于當時的車型設計不成熟,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1996年才開始生產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接觸網作業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二代。第二代作業車的車身遠比第一代要小、車體輕,靈活、設備故障率也有所降低,更容易操控。提升了工作人員做工量。在2004年作業車又出了新款,對比第二代各個配置有了升級,更是配了監控功能(黑匣子)設備。時速、駕駛、維修、保養和設備性能上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往往考慮到了更多的性能會忽略一些東西,那就是我們乘務員的駕駛環境,使環境變糟、噪音大。
隨后在這些問題體現出來的同時也隨著車輛制造業的發展,研究人員又對作業車進行了更優秀的升級,特別是在2017年時被稱為“移動檢修工廠”接觸網檢修列開到該段后,立即引起強烈反響?!耙苿訖z修工廠”更是在2018年第一次在京哈線秦沈段參加施工作業時,就展示出驚人的工作效率,一個4小時的“天窗”就完成了5公里的接觸網設備檢修作業,而以前完成同樣的檢修任務,最少需要5臺接觸網作業車同時進行作業。
然而隨著電氣化鐵路區段的逐年增加,我們還會引進更多類型的接觸網檢測車,同時可以對接觸網幾何參數、懸掛裝置狀態實時進行數字化檢測和智能化分析,為接觸網檢修質量評定、故障定責分析提供了更為可靠的技術手段。同時,車內布局合理,設有前后司機室檢測間、衛生間及休息室,配備了交流電輸入輸出插座,可以為車上用電設備和外接電動機具提供持續穩定電源等。
電氣化鐵路工具小編認為由過去的單臺接觸網作業車獨立作業,到后來的接觸網作業車編組作業,再到如今依托檢修列進行集設備檢查、維修和保養為一體的“大兵團”集中作業,供電檢修作業模式也隨著接觸網作業車的升級換代不斷進行著改進和創新。隨著電氣化鐵路建設力度的加大,以及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先進的接觸網作業車一定會繼續應運而生,并引領鐵路供電檢修科技裝備水平和修程修制改革步入新的歷史征程。